“红树林为什么可以生长在海水里?”“红树林里的鸟都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怎么找到家的?”近日,共青团深圳市委开展一系列“绿美”主题课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结合青少年需求,邀请福田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公园自然教育专家为红领巾讲解员授课,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教育股票的杠杆,引领青少年深入探索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智慧。
由深圳居民记录城市自然与变迁的共创项目“深圳物候记录”,自启动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热烈响应。2024年,该项目共收集到4428条物候数据,分析出了众多有趣有代表性的深圳物候现象。
“绿美”主题课程的首秀——“感知岭南四季,记录时节之美——成为深圳物候记录的同行者”主题讲座便聚焦于此。由深圳公园自然教育满天星计划自然教育专家郝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带领红领巾讲解员深入探索了物候的奥秘与意义,揭秘了岭南地区独特的物候现象,一同领略市民镜头下捕捉的自然之美。
“听了郝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真是太神奇了!”“我现在学会了观察记录自然的方法,以后我也要成为深圳物候记录的传播者,和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大自然的美丽。”参加活动的红领巾讲解员们边听边思,热情分享心得,认真记录下深圳物候的独特风貌与所学所得。
以“雷锋精神耀三月,科技守护红树林”为主题的活动则将焦点对准了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带领8至14岁的中小学生走进这片独特的城市绿洲。
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和中转站,有红树植物20种,记录有鸟类272种,每年有近10万只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202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彰显了深圳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活动中,福田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胡柳柳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红领巾讲解员介绍了红树林的分布、特征、生态作用及生物多样性,并分享了保护区如何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物种智能跟踪和自动识别,提升湿地智慧管理水平。她还结合深圳市树——红树的当选历程,介绍深圳市在保护红树林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显著成效。
“原来红树林不仅美丽,还是这么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一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惊叹道。“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红树林的知识,它就像勇敢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片珍贵的海岸线。”一名中学生说。
系列“绿美”主题课程由共青团深圳市委联合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先队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为深圳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宝贵平台,激发其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和保护意识。未来还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挖掘本地生态人文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张玮
股票的杠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富牛证券_民间配资规模_正规实盘配资观点